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文 春公子
哈马斯这回玩了一手漂亮的“以退为进”,直接把烫手山芋扔给了以色列。他们说了:加沙的治理权?我们可以不要。武器?我们也可以交。听起来简直是百分百顺从了以色列开出的条件,但别急,人家话还没说完——这一切有个前提,得先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,然后把武器交给这个新生国家的军队。
这招堪称高手过招中的“四两拨千斤”。哈马斯这一退,看似放弃了实权,实则把道义的高地牢牢占住。你不是要我非军事化吗?好啊,但你得容我有个国家来接手。你不是不让我管加沙吗?行啊,但接下来必须由巴勒斯坦人自己管,绝不让任何外国势力染指。这一下,球完全踢到了以色列的半场。
而以色列接这个球可是接得相当难受。现在的以色列政府靠极右翼联盟撑着,这些人的政治生命就建立在“绝不允许巴勒斯坦建国”之上。对他们来说,约旦河西岸是祖先的“应许之地”,不断兴建犹太人定居点蚕食巴勒斯坦土地才是正经事。要是真让巴勒斯坦建国了,这不就等于承认了土地蚕食的终结?
所以局面就变得特别戏剧性——哈马斯摆出了“我都可以让步”的姿态,以色列却陷入了“你要的我给不起”的窘境。全世界157个国家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,连英国、法国、加拿大这些美国传统盟友都转变立场支持“两国方案”,国际社会的共识再明显不过。
如今加沙首阶段停火已经生效,但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。哈马斯这番表态看似把棋走活了,实则那个最核心的矛盾依然无解:一边是“不建国就不交枪”,一边是“不交枪就别想建国”。这场中东大戏,下一幕该怎么演,全看双方能不能在这个死结上找到一丝松动的空间。
我认为,目前,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博弈陷入了一个典型的安全困境:一方认为放下武器是自杀,另一方认为对方持有武器就是对自己的致命威胁。
哈马斯通过有条件交武,将道义压力转移给了以色列。然而,要打破僵局,关键在于建立最基本的互信,而这在目前看来几乎不存在。未来局势的发展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能否真正向以色列施加有效压力,以及以色列国内政治能否出现转向。
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